2013年7月5日星期五

《幸福之路》读书笔记(五)

第九章 畏惧舆论
“如果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世界观不能得到与他们有社会关系的人的赞同,尤其是与他们共同生活的人的赞同,那么很少有人能够快乐起来。”
"许多不必要的苦难就是由于对社会的无知而忍受的……"
“守旧的人所以对背弃传统怒不可遏,主要是因为他们将这种背弃视为对自己的非议。如果一个人和悦、友善到足以使极愚蠢的人都明白他的行为绝无指责他们的意思,那么很多有悖传统的事都会得到谅解。”
“人不分老少,一旦进入成年,自有选择的权利,必要时甚至有犯错误的权利。”
“人们尊重舆论应以避免挨饿与入狱为限,越过了这个界限,便是自愿对不必要的专制屈服,而且很可能会在各个方面干扰你的快乐。”
“……人应当自然,应当在不是明确反社会的范围内,遵从自己的天性。”
除非是内心足够坚强的人,否则在与自己不融洽的环境中生活的人必不会获得真正的快乐。社会非常广大,在一个地方受到批判的事物在其他地方可能会是司空见惯的甚至是受到推崇的。人要尽可能的找到与自身相融洽的环境。即使不能,也要对恶意的舆论泰然处之,当然不可过于极端。只要态度足够的和悦、友善,那么很多有悖于传统的事都会得到谅解。总之,人应当自然,在不是明确反社会的范围内保持自己的天性。若所处环境压抑自身天性的发展,则要尽可能的找到与自身相和谐的环境。

第十章 快乐还可能吗?

作为《快乐的原因》的首篇,罗素通过对他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者的考察,对快乐的可能性做了初步的探讨。认为快乐的种类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普通人日常生活即能获得的,一种是受过较高等教育的人需耗费精神和努力才能获得的。

那种高档次的快乐只能被少数人所获得,而普通人只要他无须人们的赞赏也能在运用技巧方面得到满足,就可以获得快乐。因为这种快乐并非来源于他人的敬重,而是因为追求这项事物的本身就是快乐。拥有某项嗜好也具有相似的效果,但大多数情况下并不能成为基本快乐的来源,而可能是逃避的一种方式。基本的快乐有赖于对人或物的真诚的、不求回报的、不附带责任感的善意的兴趣。

总的来说,快乐的秘诀是:让你的兴趣尽可能的广泛,让你对人或物的反应尽可能的友善。

第十一章 兴致

兴致是快乐的人所具有的最普遍、最显著的特征。有兴致的人,其生活更有色彩,于其生存环境也更适应。“一个人感兴趣的东西越多,快乐的机会就越多,受命运摆布的情况也就越少,因为他若失去一样,还可转到另一样上去。……我们切不可以为内向者的忧郁里面有何伟大之处。”“头脑是一部奇特的机器,它能把得到的材料用极惊人的方式联系起来,但若没有外界的材料就毫无能力……一个注意力向内的人找不到一件值得注意的事情,而一个注意力向外的人,偶然反省自己的心灵时,会发现各种有趣味的成分都被剖开了,并重新配成美妙的或有启迪性的形式。”

然而兴趣也必须有所节制。“我们所有独立的嗜好和欲望都得适合于人生的一般机制。若要使它们成为快乐之源,就必须使它们与健康,与我们所爱之人的情感,与我们所处社会的关系并行不悖。”“如果一个人让一种欲望无限发展,而牺牲所有其他的欲望,那么这个人往往有某种根深蒂固的痛苦,总在设法摆脱心中的阴影。”他们“所寻求的并非事物本身的乐趣,而是忘却。”“真正的兴致(不是实际上寻求忘却的那种),是人类天性的一部分,除非它被不幸的境遇所破坏。……一个从未遇到过重大挫折的人总是对外界怀有某种自然的兴趣,而只要能保持这种兴趣,便会觉得人生快乐,除非他的自由受到过分的干涉。”而在文明社会里,为维持社会正常运转所需要的复杂的合作束缚了人们自发的冲动,束缚了人们的自由。“兴致所需要的是胜任必要工作以外的精力,而精力所需要的则是心理机制的运转自如。”

2013年6月27日星期四

《幸福之路》读书笔记(四)

第六章 忌妒
“忌妒是民主的基础。”
“(忌妒者)他不在自己的所有中寻求快乐,却在别人的所有中寻求痛苦。”
“幸而人性中还有一种可以作为补偿的情感,那就是钦佩。凡希望增加人类快乐的人,都应希望增加钦佩,减少忌妒。”
忌妒是人类最普遍且根深蒂固的情感之一,它抑制了人享受当前简单快乐的能力。过于谦虚的人特别容易忌妒。忌妒可使社会趋于公平,但由忌妒获得的公平却并不可取,因为这会减少幸运者的快乐而又不能增加不幸运者的快乐。现代人的忌妒源于不满足,感到多少失去了人生的意义,知道某种优于自己的东西就在身旁,但却不知究竟在哪里,怎样去寻找。
第七章 犯罪意识
“……在成人生活不快乐的潜在心理原因当中,犯罪意识是最重要的一个。”
“……承认社会道德而又违背道德的人,一旦失去社会地位,便会极为苦闷,并且对这种不幸的恐惧或不幸发生时的痛苦,很容易使他认定他的行为有罪。”
“在一种合理的道德中,凡给他人(也包括自己)以快乐的,都应受到称赞,只要那快乐没有附带的痛苦给自己或他人。”
“当我们的意识被疲劳、疾病、酒精或其他因素削弱时,犯罪意识便特别占优势。一个人这时的感受(因酒精引起的除外)被认为是来自他的更高自我的启示。……在虚弱的时候,人们很难抗拒幼稚的建议,但没有理由认为这类建议优于成人在官能健全时的信念。相反,一个人精力充沛时用全部心智深思熟虑出来的信念,应当成为他任何时候都应相信的准则。”
“有理智的人会将自己不可取的行为看成是某些环境的产物,就像看别人的行为一样;避免的途径或者是通过更充分的认清这类行为的不可取,或者是通过在可能时避开促成这类行为的环境。”
“最无聊的莫过于自我封闭,最舒畅的莫过于对外的注意和努力。”
“但对于那些染上这种病(指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来说,理性在治疗中是必不可少的。染病也许是精神发展中的一个必要阶段。我猜想,那些借助理性度过这一关的人,当比那些从未染病也从未受过治疗的人更高明些。”
“当思想最活跃,很少忘记什么事情的时候,才会感受到最强烈的欢乐。这确是快乐的最好的试金石之一。要靠麻醉才能获得的快乐是假的,是不能令人满足的。真正令人满足的快乐必须伴随着对我们各种官能的最充分的运用,以及对我们所生存的世界的最充分的认识。”
在本章中,罗素着重讨论了他所认为的使成人生活不快乐的最重要的潜在心理原因,即犯罪意识。犯罪意识产生于幼年时受到的不合理的道德说教,它扎根于下意识中,当不能被摆脱时会对人的一生都产生影响。解决的方法是通过有意识的思考来摒弃不合理的信念,且不可任由自己受心境所左右,相信自己状态良好时理智所做的决定,提防精神虚弱时产生的幼稚的信念。必须深刻地思考和感受理智所发出的指示,因为它可设法阻止那些危害幸福的情感,而不会去减少美好情感的力量。只有利用理智获得对世界的充分认识,才能得到真正令人满足的快乐。
第八章 迫害狂
“迫害狂的病根在于过高估计自己的价值。”
“……如果这些格言的真谛被充分理解,则足以防止迫害狂的出现。第一条是:记住你的动机并不总像你想象的那么有益于他人。第二条是:不要过高估计你自己的价值。第三条是:不要期望他人能像你那样注意你。第四条是:不要以为多数人都在设法迫害你。”
“建立在自欺之上的满足是不稳定的,而真理无论是何等的令人不快,最好还是正视它,习惯它,并依照它去建立你的生活。”
罗素在本章中讨论的迫害狂是指那些对自己估计过高,以致在实际生活中自认为没有得到应有的感谢和敬意而失望的人。绝大部分的人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这样的倾向,这也是不快乐的一个原因。解决的办法只有正视真正的自己,正确的评估自己的价值。

2013年6月22日星期六

《幸福之路》读书笔记(三)

第三章 竞争
“我深信,成功只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如果为了得到这一部分而去牺牲其它部分,那代价就太高了。”
“如果一个人不事先懂得如何应对成功,那么成功的实现必会令他饱受烦闷的折磨。”
“被视为人生主体的竞争,太残酷,太执着,它使肌肉过于紧张,意志过于坚强,若作为人生的基础,很难持续一两代。……那种能够恢复疲劳的恬静的闲暇已变得令人生厌。……医治的办法是,遵循保持生活平衡的观念,不拒绝健全而恬静的享受。”

通常中产阶级所说的“人生的斗争”并非生存斗争,而只是成功的斗争。成功只是快乐的一个组成部分,若将其视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则会得不偿失。

第四章 厌烦与兴奋
“厌烦的本质是渴望发生事情,并不非得是愉快的事情,只要那事情能使厌烦者感到这一天与那一天不同就行。总之,厌烦的反面不是愉快,而是兴奋。”
“……过分兴奋不但损害健康,而且会使快感变得迟钝,亢奋代替了感官上的极大满足,聪明代替了智慧,粗俗的奇举代替了美。”
“忍受厌烦的能力对于快乐的人生至关重要,是应该教给青年的许多东西之一。”
“所有伟大的著作都含有枯燥的部分,所有伟大的人生都含有乏味的努力。”
“宁静的生活是伟大的特征,而他们的快乐也决不是外人以为刺激的那种。一切伟大的成就都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劳动,其专注与艰苦的程度,使人没有余力去从事疯狂的娱乐……”
“刺激其实是一种麻醉剂,人们对于它的需求会越发强烈,并且身体在兴奋时的消极性也是违反本能的。”
“不能忍受烦闷的一代必将是无所作为的一代,他们过分脱离缓慢的自然过程,各种有生机的冲动就像瓶中的插花那样逐渐枯萎。”
“快乐的生活必定在很大程度上属于静谧的生活,因为惟有在静谧的气氛中,真正的快乐才能存在。”

厌烦是兴奋的反面,一切伟大的人物都要有平凡单调的人生部分,一切伟大的事物都有令人厌烦的部分。人必须要有忍耐烦闷的能力,才能享受静谧而快乐的生活。

第五章 疲劳
“一个聪明人只是在具有某种目的时才去思忖烦心事;在别的时候,他就想着别的事,若在夜里,他就什么都不想。”
“培养一个有条理的头脑,以便在适当的时间稳妥地思考问题,而不是在所有时间里都胡思乱想,这对于增加快乐和提高效率均具有惊人的作用。”
“优柔寡断最折磨人,也最于事无补。”
“一个能把自己的思想与希望集中在超越自我的事情上的人,必能在日常生活的烦恼中获得某种安宁,而这是纯粹的自我主义者所办不到的。”
“情感上的疲倦所以折磨人,是因为它影响休息。一个人越疲劳,便越不能停止。”
“对付恐惧的正确方法是集中精力,理智而又镇静地思考恐惧,直到对它完全熟悉。”

现如今发达社会里最严重的一种疲劳乃是精神疲劳。解决的方法是培养有目的的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要优柔寡断,要专注于超越自我的事物。
恐惧也会产生疲劳,对付它的方法是集中精神专注于它,直到对它感到厌烦。

2013年6月14日星期五

《幸福之路》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 拜伦式的不快乐

“聪明的人只要情势许可,是会感到快乐的,如果他发现对宇宙的思考一旦超过了某一极点就会使人痛苦,那么,他就会转而考虑别的问题。这就是我在本章所要说明的观点。”
“我本人并不认为郁郁寡欢有何高深的道理……我要说服读者相信,无论有何种论据,理性决不会阻碍快乐。”
“我本人就常有万事皆空的心境;我摆脱这种心境并非靠什么哲学,而是靠对于行动的迫切需要。……感到空虚是由于自然需要太容易满足的缘故。”

“……缺少你所向往的某些东西是快乐必不可少的要素。”
“假如我真能万寿无疆,人生的乐趣迟早要失去它的吸引力。惟其有限,人生的乐趣才永保其魅力。
我于生命之火旁取暖,
我愿在火熄前离去。”

“这种情感(指空虚)来自于自然需要的太容易满足。人类同其他动物一样,对一定量的生存竞争较为适应,而在占有巨大的财富却不需付出任何努力时,在他的一切奇怪念头极易得到实现时,单是生活中这一努力的缺失就使他失去了幸福的一个根本要素。一个很容易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的人往往会认为,愿望的满足并不能带来幸福。如果他有点哲学思辩的气质,他便会得出结论:人生的本质就是不幸,因为拥有了自己所要的一切的人并不幸福。他忘记了,需求对象的残缺不全,正是幸福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只注视着未来,认为今天的全部意义只在于它将产生的结果,这是一种有害的习惯。没有局部性的价值,也就没有所谓的整体性的价值。”

“克鲁奇先生同大多数文化人一样,为这种认为科学没有实现它的诺言的思想所困扰。他当然没有告诉我们这些诺言是什么,但他似乎认为,达尔文、赫肯黎等人在60年前对科学的期望,至今没有实现。”

“爱情不仅是快乐之源,它的缺少正是痛苦之源。……禁欲主义者和早期的基督教徒相信,一个人可以单凭自己的意志,至少无需人的帮助,实现人生所能实现的尽善尽美;……所有的这些都属于独居哲学,即认定美好的东西可以在孤立的个人中实现……我认为,所有这类观点都是错误的……人有赖于合作……最高形式的爱情能够产生别的东西无法产生的价值,并且它本身就具有一种不受怀疑主义影响的价值……”

在第二章中,罗素论述了“拜伦式的不幸”。即由于自然需要太过容易满足而感到空虚,“知道世上并无值得为之执着的东西”。罗素认为,要摆脱这种万事皆空的心境不能靠什么哲学思想,而要靠对于行动的迫切需要,而这是由于自然需求不能很容易满足才会产生的,因而缺少某些向往的事物(例如永恒的生命)才能保持人生的快乐与魅力。但罗素又强调了不能缺少爱情,因为“它的缺少正是痛苦之源”,并且“最高形式的爱情能够产生别的东西无法产生的价值”。

2013年6月3日星期一

《幸福之路》读书笔记(一)

幸福之路 the conquest of happiness
罗素 B. Russell 著
吴默朗 金剑 译


“罗素相信:不幸在很大程度上应该归因于一种错误的世界观;而幸福是人的一种权利,是人们应该追求的东西。”

"When I am tempted to wish the human race wiped out by some passing comet, I think of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of art; those two things seem to make our existence not wholly futile."

当我试图想象人类被某颗路过的彗星毁灭时,我就会想想科学和艺术;这两者使得我们的存在不至于是完全的失败。——罗素

 

罗素又来说话了(代前言) 徐志摩
“他以为只要有四个基本条件之存在,人生便是光明的。

第一是生命的乐趣——天然的幸福。
第二是友谊的情感。
第三是爱美与欣赏艺术的能力。
第四是爱纯粹的学问与知识。”
“……以为我们若然反抗工业主义,即是反对科学本体,这是错误的。科学无非是有系统的学术与思想,这如何可以排斥;至于反抗机械主义与提高精神生活,却又是一件事了。”
在前言里,徐志摩介绍了罗素关于合理的人生与完善社会的观点(四个基本条件)。罗素反对现代工业文明造成的机械主义,但并不反对科学本身。


第一章 什么使人不快乐?
大部分人,至少相当多的人,都时常地感到不幸,究其原因,按书中的解释,是“……这种种不幸的根源,一部分在于社会制度,一部分在于个人的心理素质”。而前者是决定因素。罗素在本书中想要讨论的是一般人获得幸福的方法,“我的目的在于、为现代文明国家里大多数人遭受的日常不幸提供医治的处方。”罗素认为,所有幸福所最终依赖的东西是“对那些可能获得的事物的天然热情和追求欲望”。罗素在年轻时仅仅因为“想多学一些数学”而放弃了自杀。而他认为在成长后幸福的获得,“在极大的程度上却是由于消除了对自我的过分关注”。而“相反地,对自我的兴趣,不可能导致进取性的活动。这反倒有可能促使一个人去记日记,从事心理分析,或者成为一个僧侣”。“……对于那些自我专注过于严重,用其它的方法治疗均无效果的不幸的人来说,通向幸福的唯一的道路就是外在修养。 ”

“我相信这种不快绝大部分是由于错误的世界观、错误的伦理道德和错误的生活习惯的缘故,是它们破坏了人们对于一般事物的天然兴致与口胃。”
“我对生活的热爱正与年俱增。这部分是由于我已发现自己最渴望的东西是什么,并且逐渐得到了不少;部分是由于我已成功地抛弃了某些根本就不可能实现的欲望……然而这主要还是由于我越发少想着自己。……我开始愈加注意外界的事物:世界的状况、各种知识,以及我所喜欢的个人。……对自己的关注决不会导致任何进步的活动。……对于那些过于自我专注以致无可救药者,外部的戒律是通往快乐的唯一途径。”
“一个只关心自己的人不值得赞美,并且别人也不会去赞美他。”

"如果一个人对这世界唯一所关心的只是这个世界应该对他表示崇敬,那么他往往不大可能达到这个目标。就算他达到了这个目标,他仍然不能获得完全的幸福,因为人类的本能永远不会完全地以自我为中心,自恋者只不过是对自己加以人为的限制,正如一个为负罪感所压抑的人一样。"
““自大狂”不同于“自恋狂”,他追求的是权力而不是魅力,他希望令人畏惧而不是令人爱戴。许多疯子和多数历史伟人都属于这一类。……夸大狂,一般来说,不管是精神错乱的还是精神健全的,往往是由过份羞辱受屈所致。

"我相信,如果人们看到了通向幸福的道路,就很少会有人再去存心选择不幸之路。"

在第一章中,罗素阐述了本书的目的,即教普通人如何把握日常生活中的幸福。通过对作者自己人生经历的回顾指出了减少自我关注这一增加幸福感的途径。介绍了“犯罪狂”“自恋狂”“自大狂”三种最普遍的自我专注类型。

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

《越读者》读书笔记

钱理群序

网络正以新的形式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并终将把全观感的学习方式带回给人类。

洪兰序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见识,体味人生,那读小说并通过书中人物的视角来了解这世界,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朱光潜 《谈读书》

(无目的的广泛阅读)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我们可以画个门,开了门就回到家了。

不论自觉错过了多少机会,我们都可以随时画一道门户,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去。阅读就是这样。

作者提出的将阅读当做饮食的分类:

主食——生存需求的阅读

美食——思想需求的阅读

蔬果——工具需求的阅读

甜食——休闲需求的阅读

人类一直有一种越是方便,就越不想阅读的天性。归根结底,人只能珍惜靠自己努力而得来不易的事物。这恐怕也是“沉没成本”产生的原因。

借助文字的帮助,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像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 柏拉图 《斐德若篇》

在活版印刷出现的相当长时间后,当其技术发展成熟、相关的服务完善时,其真正的活力才表现出来,阅读的真正革命也才到来。同理,对于今天网络的发展而言,其完全代替纸质的阅读还有相当的路要走,但长期来看是值得期待的。

王云五 外语学习法:将外文译为中文,一星期左右重译回外文。语法有误照原文修正;遣词用字不如原文亦加以参考。

小说是三十万字写三十字。将简明的道理用众多塑造的人物、精心设置的场景,或曲折或有趣的故事情节来铺陈讲述。让人在不经意间深刻的感受。但读小说又不是读着三十万字就完了。有的时候,需要经历过人生的沧桑,才会对作者写作时的真正思想与情绪产生共鸣。

读诗,不需要理由。

将哲学作为阅读的基础,归纳的方法:

1. 找一感兴趣的主题

2. 找对此主题发过言的感兴趣的哲学家

3. 他关于这个主题的书

4. 读完全书,再进一步反复读

5. 影响他、它影响的人

6. 整理出这一主题的前后脉络

好的历史书,是小说、诗、哲学的综合体。

对历史的透视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什么事件和哪种活动有着永久的重要性。——罗素

利用零碎时间、挤出整块时间来阅读。

我们要先把自己的大脑组装成最强有力的CPU,才能善加利用各种便利的记忆工具。

永远不要去看那些打着折扣标签的书,它们不该是你迷恋的对象。

要定时清理藏书,淘汰掉不再读的书。对电子书也一样。要及时将不用之书清理掉,才能保持经典或重要书的突出位置。

不能错过每一本书后面的参考书目,那是作者给读者精心收集的主题馆藏。

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八面受敌(书读很多遍,每次只集中读一个主题的内容。最后对每个主题都很精通)。

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苏轼

经过自己亲手标记的书包含着自己的心灵与智慧,就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是绝不能借人的。

检查是否确切的知道作者说了什么:

1、体会到什么启发;

2、从这些启发接下来要追查什么;

3、能讲出哪里不懂;

4、能讲出不同意作者的哪些观点,作者哪里讲的不足。

这也与文献的阅读方法如出一辙。

讲的出来的意思是,不看笔记,就能自然而然的把这些事情简明扼要地讲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人于书有一见便晓者,天下之弃才也。……读书从勤苦中得些滋味,自然不肯放下。往往见人家子弟,一见便晓,多无成就。——李光地

想起丘成桐也曾说过,他最不喜欢聪明的学生。聪明的学生学什么一看就懂,就不肯下功夫。

主题阅读:好奇心是最重要的。

fashion,就是享受当代各行各业顶尖的人的创作成果。

阅读经典,就是享受过去时间里、各个知识领域里最顶尖的人物所留下来的思想结晶。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胡适

每个阅读的人都该读笛卡尔的《谈谈方法》。它告诉我们阅读的终极方法。

开出第一条路之前,“博”只是散漫,“专”只是狭隘。无目的的阅读流于混乱,有目的的阅读流于狭窄。

开出了第一条路,有了自己的知识构架后,怎样寻找及淘汰一本书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你已经对整个的知识构架有了了解。可以驾轻就熟的搜寻,也可以毫不吝惜的舍弃。

在探索阅读的路上,最好有一个追赶的对象。

阅读的七道阶梯:根据柏拉图(会饮篇,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理论,画出的由七道阶梯构成的阅读地图。

1、如何让自己更美好。

2、如何让自己与所爱的人共同更美好。

3、开始学习一切抽象的美好。

4、开始学习欣赏社会制度的美好。

5、开始学习与自己相异行为的美好。

6、开始学习体会多元知识激荡的美好。

7、学习体会宇宙的智慧之美。

由此,便可从下往上拾级而上。

在最后的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进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伍尔夫

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二)

从作者的讲述来看,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就是将所学语言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对抽象内容也试图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避免用母语进行翻译的步骤。学语言最适合的方法就是儿童学语言的方法:将语言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多采用肢体语言、图画等形象的方法辅助加深理解。作者提到,东亚学生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对语言学习方法的认识默认是背诵,而背诵从当今语言学习研究发展的成果来看并不是有效的语言学习手段。即使有少数人通过背诵的方法获得了成功,他们成功的原因也非单纯的背诵,而是在背诵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对背诵内容进行了理解,在背诵的同时对背诵的场景进行了复现,归根结底还是建立了语言与实际场景的直接联系。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一)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这原是发表在天涯上的一篇长文,作者漏屋。读过之后确有醍醐灌顶之感,一些自己原本模糊的观念被其用常识性的语言描述了出来,尤其是对“语言的本质是声音思维”的论述感觉十分切中要害,解答了多年来的不少疑惑。

在语言学研究中,究竟是语言带动思维还是思维带动语言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有一点是争论双方所共同承认的,即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

语言的本质是声音思维,能熟练掌握语言的关键就是建立语言的声音形象与事物的联系,如若不能,则需要在听讲的过程中不断的翻译,将目标语言翻译为自己熟练的、能进行思维活动的语言,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理解的速度,不能适应一般的交流对话。因而,在语言学研究中有一条基本共识,即能流利使用某门语言的前提条件是用此门语言进行思考。为达到此目的,进行语言学习的要点是“可理解性输入”,即在原有的水平上每次前进一点点,不要试图一次消化太多,也不要止步不前,逐步建立牢固的语言思维能力。

2013年5月23日星期四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三)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 爱的实践

弗洛伊德认为,爱就其自身而言,是一种非理性的现象。在他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非理性的爱与作为成熟人格的表现的爱之间的区别。……作为理性现象的爱,作为成熟的最高实现的爱,对于弗洛伊德不是研究的课题,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

爱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冲突。大多数人的“冲突”,实际上是企图躲避真正的冲突。这些“冲突”只是关于一些细小的或表面的问题的不一致情况,而这些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不易澄清或解决的。两个人之间的真正冲突不是破坏性的,真正的冲突不用掩盖或外射,而是在内心世界的深层上得以体验。它们使人头脑清醒,它们产生净化,通过这种净化,两个人都变得更有知识,更有力量。

必须学会集中精力做每一件事——听音乐、阅读书籍、与人谈话、观赏风景。这一刻正在从事的活动必须是唯一要紧的事,必须对此全神贯注。只要人的精力是集中的,正在做的是什么无关宏旨;重要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都取得了一个新的实在范围,因为它们吸引了人的全部注意力。

如果集中精力地行事,任何活动都使人更清醒(尽管自然的且是有益的疲劳会随之而来),而任何精力不集中的活动都使人昏昏欲睡,到夜晚却难以入眠。……精力集中,意味着完全生活在现在,生活在此时此地,当我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并不考虑下一件要做的事。

实现爱的主要条件是克服人的自恋。……与自恋相对立的是客观性;这是一种按照其现实面目,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的能力,是能够把客观的图景和由欲望恐惧所构成的图景区别开的能力。

客观地思维的能力就是理性;理性背后的情感态度是谦卑。只有从幼稚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梦中醒来,只有达到一种谦卑的态度,客观地思维和运用理性才有可能。就爱的艺术之实践的讨论而言,这意味着:爱依赖于相对的无自恋,它需要发展谦卑、客观性和理性。人的整个生命必须为此而努力。

理性信念是根植于人对自己的思想或情感的体验的一种确信。理性信念主要的不是信仰什么,而是我们的确信具有的肯定性和必然性。信念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不如说是一个充满人性的性格品质。

信念是任何有意义的友谊或爱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性。“相信”另一个人意味着确信他的基本态度、他的人格核心、他的爱的可靠性和不变性。这不是指一个人不可以改变他的观点,而是指他的基本动力的始终如一;例如,他对生命和人的尊严的尊重构成他自身的一部分,这一点是不会变化的。同样,我们也相信我们自己。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的人格中,存在着一个自我、一个核心,它是不可改变的,不管环境变迁、观点和情感上的一定变化,他坚持通贯我们的生命。这个核心是“我”这个字背后的真实存在,我们对自己的实在的确信也正是建立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之上。……只有信任自己的人才会相信他人,因为只有他才能确信,他将一如既往,因此,他会在将来按照今天所期望的那样去感知和行动。……谈到爱的问题,就是要信任自己的爱;相信自己的爱具有在他人身上产生爱的能力,并相信自己的爱的可靠性。

相信他人的另一含义是指我们相信其他人的潜在可能性。

信任他人的极点是信任人类。……在世俗领域,这一信念的最有力的表达是一百五十年来人道主义的政治和社会思想。象信任孩子一样,它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条件,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将有能力建造一个由平等、正义和爱的原则所支配的社会秩序。……象所有的理性信念一样,这不是一厢情愿的思想,而是建立在人类过去的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在每个人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在理性和爱的体验的基础上。

(理性信念)我们对这个思想怀有信念,因为它是我们自己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我们信任自己的、其他人的以及整个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因为,而且只是因为我们具有自己的潜在可能性生长的现实,以及自己的理性和爱的力量的体验。理性信念的基础是生产性,我们怀有信念地生活,意味着生产性的生活。

信念需要勇气,也就是需要冒风险的能力和承受痛苦和失望的意愿。……爱和被爱,都需要勇气,需要有勇气去选择那些可以作为最高关注对象的价值,需要有勇气做出决断,把全部赌注押在这些价值上。

承担起生活中的困难、障碍和悲哀,把它们看作一种挑战,战胜它们将使我们更加强壮,而不要把它们看作不公正的惩罚,抱怨它们不该落在我们头上,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信念和勇气。

当你意识到害怕自已没有被爱时,实际上,真正的担忧——尽管常常是无意识的——却是对于去爱的恐惧,是害怕自己去爱。爱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把自己承诺出去,把自己完全地给予出去,希望着我们的爱将在所爱的人身上产生出爱。爱是一种信念的行为,任何少有信念的人,也很少会有爱。

从早到晚,始终保持思想和情感的主动活动,保持眼睛和耳朵的主动活动,避免内心的懒惰(不管这种懒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接受、藏在心里不说不做、或者干脆虚掷时光),做到这些,对于爱的艺术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爱的能力要求一种敏感、清醒、增强生命活力的状态,这种状态只能是在生活的其它许多领域内同样具有这种生产型和主动的倾向之结果。如果一个人在其它许多方面不是生产性的,那么,他在爱的方面也不会是生产性的。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 爱的理论

“人只能通过发展他的理性,通过找到一种新的和谐、一种人间的和谐而向前发展,而不能去追求那一去不复返的前人类的和谐。”

“当人降临世上,他便从一种确定的状态中被扔进一种不确定的、易变的和开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唯有过去是确定的,关于未来则只有死亡才是确定的。”

人类最深切的需要,是克服分离,脱离只身一人的牢狱。这个目的可以通过狂欢、与群体融合和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然而,在狂欢的聚合中所实现的联合是短暂的联合;凭借与群体一致所实现的联合是虚假的联合;在创造性活动中实现的联合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联合。全面的答案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在于实现与另一个人的融合,在于爱。

我们所说的爱,不是共生性融合,其消极形式是屈从共生性融合(即受虐狂),积极形式是统治(即施虐狂),是不完整的联合。成熟的爱与共生性融合恰成对照,它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

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迷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可用这样的表述来描述: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这种提高生命力和潜能的体验使我充满了欢乐。因为我作为流溢、消耗、活着的我而体验着我自身,因此是快乐的。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爱的基本因素: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爱是对我们所爱的生命和人或物成长的主动关注。

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成年人的爱则遵循着原则:我被爱因为我爱。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则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母爱依其真正的本性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非因为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他仿佛有一种母亲和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说:不端行为、甚至犯罪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失去我对你生活和幸福的希望。父亲的良知说:你做错了,你免不了要自食其果,最重要的是如果要我喜欢你的话,你必须改变你的方式。成熟的人不受外在的母亲和父亲的形象的影响,而在内心建树起父母的形象。

爱主要地不是和具体的人相联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的取向……如果一个人爱的只是另一个人,而对其它的人漠不关心的话,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爱,而只是一种共生性的依恋,或是一种放大了的自我主义。

如果我真的爱一个人,那么我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某个人说:“我爱你”,我一定能说:“在你身上我爱每一个人,通过你我爱这个世界,在你身上我也爱我自己。”

这种超越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其根源在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在于人类并不满足于只是扮演造物的角色,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只是从杯里掷出来的骰子而已。他需要作为创造者的感受,需要作为一个超越了被创造的被动地位的人的感受。实现这种创造的满足有许多方法;最自然也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母亲对她的创造物的关心和爱。在婴儿身上她超越了自己,对婴儿的爱给予她生命以内涵和意义。(男性却没有能力通过生育孩子而满足超越需求,这使得他们极力通过创造人造物和思想而超越自己。)

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这里体现出母爱和性爱的根本区别。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

人们常常看到“热恋”中的两个人是不会爱其它任何人的。事实上,他们的爱是一种两个人之间的自我主义;他们是互相认同的两个人。

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允诺。

真正的爱是生产性的表示,它意味着关心、尊重、责任和认识。它不是为某人所爱的意义上的一种“情感”,而是为所爱的人的成长和幸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奋斗,它根植于自身的爱的能力中。

人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确定,根植于其爱的能力,也就是说,根植于关心、尊重、责任和认识。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产生爱,他也就爱他自己;如果他仅仅爱其他人,他就根本不能爱。

自私和自爱远不是同一的,它们实际上是对立的。

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其它的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爱他们自己。

在所有的一神论体系、甚至在非神学的神秘主义体系中,都假定精神王国的真实性。这个王国超越于人之上,使人的精神能力和人对得救与新生的追求有意义、有效果。在非一神论体系中,没有任何存在于人之外或超越于人之上的精神王国。爱、理智和正义的王国之所以作为实在而存在,只是因为人在自己的演变过程中能够在自身中发展这些能力。以这种观点,除非人自己给予生命以意义,否则生命就没有意义;除非帮助了其他人,否则他就是完全孤独的。

2013年5月5日星期日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一)

作者简介,引自维基百科: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他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弗洛姆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弗洛姆于1941年发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续集——《为自己的人》。这两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论中人的性格理论。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他在这著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论。

爱的艺术 弗洛姆 著   孙依依 译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爱是需要知识,需要努力才能掌握的艺术,而不是一种只要运气好就能“堕入其中”的东西。但恐怕大部分人所相信的是后者——他们认为在爱的方面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

造成人们这种态度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这就使得问题变为了如何使自己变得可爱,如何使别人来爱,而不是学着如何去爱别人。

二是认为爱的问题是关于对象的问题,而不是关于身心能力的问题。即认为去爱并不困难,找到合适的对象去爱才困难。人类的爱情关系也遵循着互利交换的模式,恋爱双方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认为对方称我心意,才会恋爱上。

其三是人们常常把坠入情网的最初体验和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体验混淆起来。“如果两个象我们大家现在这样素不相识的人,突然打破了把他们分隔开的那堵墙,感到亲近起来,合为一体了,这种合为一体的时刻乃是人生中最令人激动、最令人兴奋的体验之一。这对于那些一直处于封闭、孤立、没有爱的状态中的人来说尤其是妙不可言、惊喜莫名的。这种突如其来的亲近的奇迹如果又是与性的吸引和结合相联系或是由它们所引起的话,就更加容易发生。然而就其本性而言,这类爱是好景不长的。两个人之间愈是熟悉,他们之间的亲密愈是失去其神秘性,直至他们的对立、失望和彼此厌倦终于扼杀了残存在心中的那一点最初的兴奋。然而他们开始并不知道这一切。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强烈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学习一门艺术,首先要了解其理论;再经过大量的实践后,理论认识与实践结果完全融合为直觉,才能称为精通。此外,要想成为这门艺术的大师,必须要对其全身心的热爱——必须认定世界上没有其它任何东西能比这门艺术更为重要。

2013年4月7日星期日

《十二怒汉》人物简评

看过了朋友推荐的影片《十二怒汉》,确是一部精彩的影片,堪称伟大。电影的内容是一个陪审团12个人对一件谋杀案完整的讨论过程。片中除去开场和最后散会的部分,所有场景都是在一个讨论室内完成的。我对这种完全靠对话和演技支撑起来的影片总是怀有敬意的;来自不同阶级、职业的陪审团12人各具特色的性格在演员们精湛的演绎下被表现的非常鲜活,每个人都令人印象深刻。与此相类似的影片还有《这个男人来自地球》,也相当值得一看。
 
在影片的开始,陪审团的12人被关在一间讨论室中,需要对一桩证据看似十分确凿的谋杀案进行讨论,给出陪审团意见(或是判决?片中提到他们的结论决定了被告的生死)。而这一几乎所有人都认为毫无悬念的判决在8号陪审员的坚持下,演变成了接下来漫长的一个半小时讨论与争辩。案件本身并不复杂,一个生活在贫民窟,长期受到父亲暴力对待的18岁男孩,被两名证人指认在一天午夜时与父亲发生争吵并行凶杀害了其父亲。开始时各种证据都高度不利于被告,而案件的细节和各种证据的疑点就在众人的讨论中被逐渐展现在观众眼前。对这部影片有太多可评价的地方,我只想说说对陪审团12个成员的看法。
 
1号陪审员,一所高中的球队教练,会议的主持人,负责主持会议并维持秩序。在整个讨论过程中几乎没有发表任何个人观点,因而也看不出他的想法。但他对整个讨论过程的贡献是功不可没的;正如影片的标题一样,“12 angry men”,讨论展开后几乎所有人都处于一种愤怒或焦躁不安的状态,在几次讨论可能出现僵局的情况下都是他力排众议,按照会议的流程完成了整个讨论。
 
2号陪审员,戴着眼镜,小小个子,有些害羞的中年人。第一次参加这种陪审,是个善良的老好人,在讨论进行时还热心的给大家发喉糖吃。在主角(8号陪审员)开始对证据进行质疑时,他应该是有所怀疑的,但并没有马上追随主角对抗其他人的勇气。在讨论中途赞成被告无罪,促成了6比6平局的转折点。
 
3号陪审员,在影片中大多时候给人留下的印象是一个愤怒的中年人,总是咆哮着要判处被告有罪,是最后一个还坚持被告有罪的人。在他眼中此案证据确凿,恨不得亲手送被告上电椅,不理解其他人为什么会有质疑。实际上他的结论并不牢固,在讨论中只是不断的摆立场,认为证人证物证言都在明显不过。其实他自己的儿子未成年时就和他打了一架离家出走,这点影片很早就交代了,但直到最后才点明了这一点正是他如此坚持被告有罪的原因。正是有着这样痛苦的过去,和不愿承担自己错误责任的心理,才让他对儿子产生了深深的恨并投射到了被告身上吧,心理学上这似乎是被称为“移情”的现象。尽管如此,他仍然一直将儿子的照片带在身上。当他最后在其他11人的逼视下,咆哮着对照片中的儿子大喊是你毁掉了你自己的一生时,他应该已经认识到这一点了吧,所以才啜泣着说出了“无罪”,给了这场漫长的辩论一个了局,也给了自己对儿子爱恨交织的感情一个了结。
 
4号陪审员,戴着眼镜,头发稀疏的中年人,做股票分析的工作。自始至终都极为理性与冷静,并自信于自己的智商。比起3号,他才是认为被告有罪的一方中最难以说服的。他始终试图用理性与逻辑证明被告有罪,但在最后9号陪审员指出他(包括众人)都忽略了的一个关键细节后,他被说服了,同意被告无罪。他相信自己的智商和理性,在与主角等人的辩论中也始终冷静克制,以理服人,但却没想到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还是忽略了关键的细节。另外在最后10号陪审员发表阶级偏见言论时,其他人都纷纷离席背对以示抗议,只有他坐着听到了最后,并对10号说“闭嘴,然后再也不要说话了。”忍耐力非凡。
 
5号陪审员,在贫民窟中长大,对自己的出身感到自卑。讨论开始时很少发言,但后来也开始加入讨论,支持无罪的一方,并结合自身的经历提供了许多有价值的信息。
 
6号陪审员,普通上班族,正义感很强。在讨论最开始陷入僵局时还曾劝说8号他肯定错了,但在看到越来越多可疑之处时也倒戈向了无罪的一方,促成了平局的转折点。在3号对9号态度无礼时,他是第一个站出来警告3号的人。
 
7号陪审员,做销售的球迷,在主角刚开始质疑时是反对最激烈的,因为他买好了晚上的球票准备看球,不想在这里浪费时间。讨论到后来变得越来越不耐烦,局面成为6比6平局时他反而支持无罪一方,只是为了早点结束他认为无聊的讨论。他这种人只关心享乐与自己的利益,恐怕到最后也无法从这次讨论中得到什么启迪。
 
8号陪审员,影片主角,整个事件可以说是因他而起的。在一开始其他人都认为被告有罪时,是他发出了质疑,将讨论由本来预计5分钟就解决的事拖延了一个小时,而动机只是认为仅仅5分钟就决定了一个孩子的生死不可接受,必须要先谈一谈。其实在最一开始,他并没有什么充分的理由来质疑案件的证据,疑问都是一点一点的在讨论过程中不断被发现、被放大的。而正是他这种不能草菅人命的信念,促使他以非凡的勇气,从一开始的以1对11,到逐渐力争盟友,到最后完成了彻底的逆转。其实凶手是不是男孩,从展现出来的证据来看,仍然是存疑的。但这种“疑罪从无”的精神,却可能避免一个悲剧。
 
9号陪审员,一个瘦小而精神的老头,在众人中是第一个支持主角的。在刚开始时,主角以1对11,承受着很大的压力,只好提议进行一次投票,若除他以外所有人意见仍不变,那就按有罪处理。这时是9号陪审员在11人中投出了反对票,使得讨论得以进行下去。TED的一个演讲曾提到,对于一个事件的发起来说,第一个支持者非常重要,这标志着从无人追随到有人追随的质变。9号就在这里扮演了这个角色。在临近最后,也是他发现了所有人都忽略的一个问题,最终说服了4号。在影片最后,众人在雨过天晴后走出法院,9号与8号简单的握手、交换姓名,就彼此致意离去了,君子之交淡如水,莫过如此吧。
 
10号陪审员,怀有阶级偏见的老人。与3号一样,认为被告有罪而只是不停的给结论、摆立场,把推理过程都放到了背后。这种人只能在处于多数优势时强硬,在其弱势并需要摆明道理时显得不堪一击,最后发表的阶级偏见言论引来了所有人的厌恶,只能黯然退出。
 
11号陪审员,钟表匠,也是早期就开始支持主角的人之一。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他有两点表现令人印象深刻:一是在7号从认为有罪到认为无罪的改变时被7号无所谓的态度所激怒,正义凛然的质问是不是在拿生命当儿戏,若认为有罪就要坚持下去,而7号在严厉的质问下也无言以对。二是在众人的争论逐渐向人身攻击演变时,他站出来提醒大家他们所担负的责任,提醒他们这样畅所欲言的民主形式正是他们国家强盛的原因。也为讨论的进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12号陪审员,一个开朗健谈的人,戴一副黑框眼镜。开始时给人的感觉和7号类似,也是对讨论浑不在意,还在讨论过程中在纸上画棋类游戏打发时间。但在最后质疑逐渐升级,局面渐渐明朗时也严肃起来,同意无罪的判断。
 
总的来说,《十二怒汉》是一部称得上伟大的影片;而全片所描述的讨论过程,也可看作是美国司法制度的一个样板吧。对这样一种怀抱信仰的司法制度,不能不让人肃然起敬。
 
 

常识的价值

这几天匆匆读完了梁文道的《常识》,感慨”常识“之不易识。其书是作者在2006-2008年间一些时评短文的合集。这段时期内国内外的各个焦点问题皆有论及,从汶川地震到泰国政变,从中国奥运倒巴以和谈,从”毒奶粉“等国人十分关注的民生问题到索尔仁尼琴逝世等只有少数知识分子才关心的事件,作者都力求用简洁的论述、清晰的逻辑,以贴近普通人常识的角度进行解读。书名《常识》是向托马斯·潘恩(Thomas Paine)所著的名著、美国建国的奠基文档之一的《常识》致敬。实际上作者在书中着力向读者说明的,在字里行间显著出来的”常识“,并非是人人皆知的显然的道理,而是作者确信在一个理想社会中,每个公民所要具备的基本素质。比如,是好的制度而不是某个好的人(圣明君主、伟大领袖)才能保证和谐有充满活力的社会,人人都要具有公民意识,要理性而又积极的发声以促进环境(各种意义上的)的改善。由于具有台湾、香港的教育背景,又与内地环境接触颇多,梁文道始终能够以较为广阔的视野,从不同角度对事件进行解读。除了对国内种种社会乱象及制度弊病加以批评外,对国际上的政治热点问题,尤其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进行了颇多指责。然而,作者还是指出美国仍不愧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从奥巴马当选为第一任黑人总统时,美国人创造历史的自豪和落选的麦凯恩落落大方的败选演讲即可窥知一二。

无论如何,”常识“都是需要普及的。正如有人希望将谎言重复一千遍变成真理一样,真理也需要被不断的大声重复。那些我们相信的美好品德,只有成为社会公德才能实现其普适的价值;那些美好社会应该具有的公民行为规范,也只有成为社会共识时才能达成其意义。从这个角度讲,《常识》的价值就是使其自身成为真正的”常识“,而要实现这个目的,仍是任重道远,需要所有人的努力了。

从“无知的乐观”到“知情的乐观”

从“无知的乐观”到“知情的乐观” - kirkendall - 世界尽头的图书馆

Chris Dixon谈到创业公司是如何被不断的新ideas锁摧毁时,用一个Startup Transition Curve做了形象的说明:当你有了一个新idea时,你会处于”无知的乐观“阶段。新想法看起来很吸引人,而你却还不知道潜在的困难。随着你在这个idea上花费时间的增多,了解了更多的细节,并遇到了许多未曾预料到的困难之后,会进入“知情的悲观”的境地,它很可能会将你带入“危机”阶段,这时一切看起来都很糟糕,面临的问题似乎无法解决。这时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要么进入“崩溃”阶段,要么解决困难,进入“知情的乐观”阶段。而往往在此时,会有其它新idea不断冒出,诱使你逃避眼前的困境,进入新的“无知的乐观”的阶段。如果对自己之前的idea没有足够的耐心,很可能就会卡在“无知的乐观”——“知情的悲观”——”无知的乐观“这一死循环上。好的企业家,就是能够从”知情的悲观“走到”知情的乐观“的人。对于做科研也有类似的道理:对于一个idea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全面检视它之前不要被新的idea所打扰,不要轻易的被展现出的困难吓倒,投入新idea的”无知的乐观“的怀抱。优秀的科研者,与优秀的企业家一样,都是能够从”知情的悲观“走到”知情的乐观“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