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31日星期五

《越读者》读书笔记

钱理群序

网络正以新的形式改变人们的阅读习惯,并终将把全观感的学习方式带回给人类。

洪兰序

如果阅读的目的是为了增长见识,体味人生,那读小说并通过书中人物的视角来了解这世界,有什么不可以的呢?

朱光潜 《谈读书》

(无目的的广泛阅读)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所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

我们可以画个门,开了门就回到家了。

不论自觉错过了多少机会,我们都可以随时画一道门户,到我们想去的地方去。阅读就是这样。

作者提出的将阅读当做饮食的分类:

主食——生存需求的阅读

美食——思想需求的阅读

蔬果——工具需求的阅读

甜食——休闲需求的阅读

人类一直有一种越是方便,就越不想阅读的天性。归根结底,人只能珍惜靠自己努力而得来不易的事物。这恐怕也是“沉没成本”产生的原因。

借助文字的帮助,无须教练就可以吞下许多知识,好像无所不知,而实际上却一无所知。 柏拉图 《斐德若篇》

在活版印刷出现的相当长时间后,当其技术发展成熟、相关的服务完善时,其真正的活力才表现出来,阅读的真正革命也才到来。同理,对于今天网络的发展而言,其完全代替纸质的阅读还有相当的路要走,但长期来看是值得期待的。

王云五 外语学习法:将外文译为中文,一星期左右重译回外文。语法有误照原文修正;遣词用字不如原文亦加以参考。

小说是三十万字写三十字。将简明的道理用众多塑造的人物、精心设置的场景,或曲折或有趣的故事情节来铺陈讲述。让人在不经意间深刻的感受。但读小说又不是读着三十万字就完了。有的时候,需要经历过人生的沧桑,才会对作者写作时的真正思想与情绪产生共鸣。

读诗,不需要理由。

将哲学作为阅读的基础,归纳的方法:

1. 找一感兴趣的主题

2. 找对此主题发过言的感兴趣的哲学家

3. 他关于这个主题的书

4. 读完全书,再进一步反复读

5. 影响他、它影响的人

6. 整理出这一主题的前后脉络

好的历史书,是小说、诗、哲学的综合体。

对历史的透视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什么事件和哪种活动有着永久的重要性。——罗素

利用零碎时间、挤出整块时间来阅读。

我们要先把自己的大脑组装成最强有力的CPU,才能善加利用各种便利的记忆工具。

永远不要去看那些打着折扣标签的书,它们不该是你迷恋的对象。

要定时清理藏书,淘汰掉不再读的书。对电子书也一样。要及时将不用之书清理掉,才能保持经典或重要书的突出位置。

不能错过每一本书后面的参考书目,那是作者给读者精心收集的主题馆藏。

对不同的书,要用不同的阅读方法:不求甚解、观其大略、熟读精思、八面受敌(书读很多遍,每次只集中读一个主题的内容。最后对每个主题都很精通)。

若学成,八面受敌,与慕涉猎者不可同日而语。——苏轼

经过自己亲手标记的书包含着自己的心灵与智慧,就像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一样,是绝不能借人的。

检查是否确切的知道作者说了什么:

1、体会到什么启发;

2、从这些启发接下来要追查什么;

3、能讲出哪里不懂;

4、能讲出不同意作者的哪些观点,作者哪里讲的不足。

这也与文献的阅读方法如出一辙。

讲的出来的意思是,不看笔记,就能自然而然的把这些事情简明扼要地讲出来,也可以写出来。

人于书有一见便晓者,天下之弃才也。……读书从勤苦中得些滋味,自然不肯放下。往往见人家子弟,一见便晓,多无成就。——李光地

想起丘成桐也曾说过,他最不喜欢聪明的学生。聪明的学生学什么一看就懂,就不肯下功夫。

主题阅读:好奇心是最重要的。

fashion,就是享受当代各行各业顶尖的人的创作成果。

阅读经典,就是享受过去时间里、各个知识领域里最顶尖的人物所留下来的思想结晶。

理想中的学者,既能博大,又能精深。……他用他的专门学问做中心,次及于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间接相关的各种学问,次及于不很相关的各种学问,以次及于毫不相关的各种泛览。——胡适

每个阅读的人都该读笛卡尔的《谈谈方法》。它告诉我们阅读的终极方法。

开出第一条路之前,“博”只是散漫,“专”只是狭隘。无目的的阅读流于混乱,有目的的阅读流于狭窄。

开出了第一条路,有了自己的知识构架后,怎样寻找及淘汰一本书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你已经对整个的知识构架有了了解。可以驾轻就熟的搜寻,也可以毫不吝惜的舍弃。

在探索阅读的路上,最好有一个追赶的对象。

阅读的七道阶梯:根据柏拉图(会饮篇,柏拉图式的爱情)的理论,画出的由七道阶梯构成的阅读地图。

1、如何让自己更美好。

2、如何让自己与所爱的人共同更美好。

3、开始学习一切抽象的美好。

4、开始学习欣赏社会制度的美好。

5、开始学习与自己相异行为的美好。

6、开始学习体会多元知识激荡的美好。

7、学习体会宇宙的智慧之美。

由此,便可从下往上拾级而上。

在最后的审判的那天,那些伟大的征服者、律师和政治家前来接受他们的奖赏——王冠、桂冠或英名镌刻在不朽的大理石上,万能的上帝看到我们腋下夹着书走进时,他转过身来,不无歆羡地对彼得说:“瞧,这些人不需要奖赏。我们这里没什么东西可以给他们,他们一生爱读书。”——伍尔夫

2013年5月28日星期二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二)

从作者的讲述来看,第二语言悉得理论的核心就是将所学语言直接与具体事物相联系,对抽象内容也试图用所学语言进行思考,避免用母语进行翻译的步骤。学语言最适合的方法就是儿童学语言的方法:将语言与日常生活相联系,多采用肢体语言、图画等形象的方法辅助加深理解。作者提到,东亚学生受儒家文化影响较深,对语言学习方法的认识默认是背诵,而背诵从当今语言学习研究发展的成果来看并不是有效的语言学习手段。即使有少数人通过背诵的方法获得了成功,他们成功的原因也非单纯的背诵,而是在背诵过程中自觉不自觉的对背诵内容进行了理解,在背诵的同时对背诵的场景进行了复现,归根结底还是建立了语言与实际场景的直接联系。

2013年5月26日星期日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一)

外语学习的真实方法及误区》这原是发表在天涯上的一篇长文,作者漏屋。读过之后确有醍醐灌顶之感,一些自己原本模糊的观念被其用常识性的语言描述了出来,尤其是对“语言的本质是声音思维”的论述感觉十分切中要害,解答了多年来的不少疑惑。

在语言学研究中,究竟是语言带动思维还是思维带动语言是个有争议的话题,但有一点是争论双方所共同承认的,即语言与思维密不可分。

语言的本质是声音思维,能熟练掌握语言的关键就是建立语言的声音形象与事物的联系,如若不能,则需要在听讲的过程中不断的翻译,将目标语言翻译为自己熟练的、能进行思维活动的语言,从而极大的降低了理解的速度,不能适应一般的交流对话。因而,在语言学研究中有一条基本共识,即能流利使用某门语言的前提条件是用此门语言进行思考。为达到此目的,进行语言学习的要点是“可理解性输入”,即在原有的水平上每次前进一点点,不要试图一次消化太多,也不要止步不前,逐步建立牢固的语言思维能力。

2013年5月23日星期四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三)

第三章 爱情及其在当代西方社会的衰亡

第四章 爱的实践

弗洛伊德认为,爱就其自身而言,是一种非理性的现象。在他看来,根本不存在什么非理性的爱与作为成熟人格的表现的爱之间的区别。……作为理性现象的爱,作为成熟的最高实现的爱,对于弗洛伊德不是研究的课题,因为它根本就不存在。

爱不意味着没有任何冲突。大多数人的“冲突”,实际上是企图躲避真正的冲突。这些“冲突”只是关于一些细小的或表面的问题的不一致情况,而这些问题就其本质而言,是不易澄清或解决的。两个人之间的真正冲突不是破坏性的,真正的冲突不用掩盖或外射,而是在内心世界的深层上得以体验。它们使人头脑清醒,它们产生净化,通过这种净化,两个人都变得更有知识,更有力量。

必须学会集中精力做每一件事——听音乐、阅读书籍、与人谈话、观赏风景。这一刻正在从事的活动必须是唯一要紧的事,必须对此全神贯注。只要人的精力是集中的,正在做的是什么无关宏旨;重要的事情和不重要的事情都取得了一个新的实在范围,因为它们吸引了人的全部注意力。

如果集中精力地行事,任何活动都使人更清醒(尽管自然的且是有益的疲劳会随之而来),而任何精力不集中的活动都使人昏昏欲睡,到夜晚却难以入眠。……精力集中,意味着完全生活在现在,生活在此时此地,当我正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并不考虑下一件要做的事。

实现爱的主要条件是克服人的自恋。……与自恋相对立的是客观性;这是一种按照其现实面目,客观地看待人和事物的能力,是能够把客观的图景和由欲望恐惧所构成的图景区别开的能力。

客观地思维的能力就是理性;理性背后的情感态度是谦卑。只有从幼稚的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梦中醒来,只有达到一种谦卑的态度,客观地思维和运用理性才有可能。就爱的艺术之实践的讨论而言,这意味着:爱依赖于相对的无自恋,它需要发展谦卑、客观性和理性。人的整个生命必须为此而努力。

理性信念是根植于人对自己的思想或情感的体验的一种确信。理性信念主要的不是信仰什么,而是我们的确信具有的肯定性和必然性。信念与其说是一种特殊的信仰,不如说是一个充满人性的性格品质。

信念是任何有意义的友谊或爱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特性。“相信”另一个人意味着确信他的基本态度、他的人格核心、他的爱的可靠性和不变性。这不是指一个人不可以改变他的观点,而是指他的基本动力的始终如一;例如,他对生命和人的尊严的尊重构成他自身的一部分,这一点是不会变化的。同样,我们也相信我们自己。我们意识到在我们的人格中,存在着一个自我、一个核心,它是不可改变的,不管环境变迁、观点和情感上的一定变化,他坚持通贯我们的生命。这个核心是“我”这个字背后的真实存在,我们对自己的实在的确信也正是建立在这个核心的基础之上。……只有信任自己的人才会相信他人,因为只有他才能确信,他将一如既往,因此,他会在将来按照今天所期望的那样去感知和行动。……谈到爱的问题,就是要信任自己的爱;相信自己的爱具有在他人身上产生爱的能力,并相信自己的爱的可靠性。

相信他人的另一含义是指我们相信其他人的潜在可能性。

信任他人的极点是信任人类。……在世俗领域,这一信念的最有力的表达是一百五十年来人道主义的政治和社会思想。象信任孩子一样,它建立在这样一种观念的基础上:给予适当的条件,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将有能力建造一个由平等、正义和爱的原则所支配的社会秩序。……象所有的理性信念一样,这不是一厢情愿的思想,而是建立在人类过去的成就的基础上,建立在每个人内心体验的基础上,建立在理性和爱的体验的基础上。

(理性信念)我们对这个思想怀有信念,因为它是我们自己观察和思考的结果。我们信任自己的、其他人的以及整个人类的潜在可能性,因为,而且只是因为我们具有自己的潜在可能性生长的现实,以及自己的理性和爱的力量的体验。理性信念的基础是生产性,我们怀有信念地生活,意味着生产性的生活。

信念需要勇气,也就是需要冒风险的能力和承受痛苦和失望的意愿。……爱和被爱,都需要勇气,需要有勇气去选择那些可以作为最高关注对象的价值,需要有勇气做出决断,把全部赌注押在这些价值上。

承担起生活中的困难、障碍和悲哀,把它们看作一种挑战,战胜它们将使我们更加强壮,而不要把它们看作不公正的惩罚,抱怨它们不该落在我们头上,要做到这一点,也需要信念和勇气。

当你意识到害怕自已没有被爱时,实际上,真正的担忧——尽管常常是无意识的——却是对于去爱的恐惧,是害怕自己去爱。爱意味着在没有任何担保的情况下把自己承诺出去,把自己完全地给予出去,希望着我们的爱将在所爱的人身上产生出爱。爱是一种信念的行为,任何少有信念的人,也很少会有爱。

从早到晚,始终保持思想和情感的主动活动,保持眼睛和耳朵的主动活动,避免内心的懒惰(不管这种懒惰以什么样的形式出现:接受、藏在心里不说不做、或者干脆虚掷时光),做到这些,对于爱的艺术之实践,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爱的能力要求一种敏感、清醒、增强生命活力的状态,这种状态只能是在生活的其它许多领域内同样具有这种生产型和主动的倾向之结果。如果一个人在其它许多方面不是生产性的,那么,他在爱的方面也不会是生产性的。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二)

第二章 爱的理论

“人只能通过发展他的理性,通过找到一种新的和谐、一种人间的和谐而向前发展,而不能去追求那一去不复返的前人类的和谐。”

“当人降临世上,他便从一种确定的状态中被扔进一种不确定的、易变的和开放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中,唯有过去是确定的,关于未来则只有死亡才是确定的。”

人类最深切的需要,是克服分离,脱离只身一人的牢狱。这个目的可以通过狂欢、与群体融合和创造性活动来实现。然而,在狂欢的聚合中所实现的联合是短暂的联合;凭借与群体一致所实现的联合是虚假的联合;在创造性活动中实现的联合不是人与人之间的联合。全面的答案在于实现人与人之间的融合,在于实现与另一个人的融合,在于爱。

我们所说的爱,不是共生性融合,其消极形式是屈从共生性融合(即受虐狂),积极形式是统治(即施虐狂),是不完整的联合。成熟的爱与共生性融合恰成对照,它是在保存人的完整性、人的个性条件下的融合。爱是人的一种主动能力。

爱是一种主动活动,而不是一种被动的情感;它是“分担”,而不是“迷恋”。在最一般的意义上,爱的主动性特征可用这样的表述来描述:爱主要是给予,而不是接受。

给予是潜能的最高表达。正是在给予的行为中,我体验到我的力量、我的财富、我的能力。这种提高生命力和潜能的体验使我充满了欢乐。因为我作为流溢、消耗、活着的我而体验着我自身,因此是快乐的。给予比接受更快乐,并不是因为它是一种被剥夺,而是因为在给予的行为中表示了我生命的存在。

爱的基本因素:关心、责任、尊重、认识。

爱是对我们所爱的生命和人或物成长的主动关注。

幼儿的爱遵循着这样一条原则:我爱因为我被爱。成年人的爱则遵循着原则:我被爱因为我爱。不成熟的爱说: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成熟的爱则说: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母爱依其真正的本性是无条件的。母亲爱这新生的婴儿因为这是她的孩子,而并非因为孩子实现了任何特定的条件,或达到了任何特定的期望。

父爱是有条件的爱。其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实现了我的期望,因为你尽你的义务,因为你像我。

最后,一个成熟的人逐步达到这一点,他是他自己的母亲,也是他自己的父亲。他仿佛有一种母亲和父亲的良知。母亲的良知说:不端行为、甚至犯罪都不会使你失去我的爱,失去我对你生活和幸福的希望。父亲的良知说:你做错了,你免不了要自食其果,最重要的是如果要我喜欢你的话,你必须改变你的方式。成熟的人不受外在的母亲和父亲的形象的影响,而在内心建树起父母的形象。

爱主要地不是和具体的人相联系,它是一种态度,一种性格的取向……如果一个人爱的只是另一个人,而对其它的人漠不关心的话,那么他的爱就不是爱,而只是一种共生性的依恋,或是一种放大了的自我主义。

如果我真的爱一个人,那么我一定爱所有的人,爱这个世界,爱生活。如果我能对某个人说:“我爱你”,我一定能说:“在你身上我爱每一个人,通过你我爱这个世界,在你身上我也爱我自己。”

这种超越的需要是人类最基本的需要之一,其根源在于人类的自我意识,在于人类并不满足于只是扮演造物的角色,在于他不能接受自己只是从杯里掷出来的骰子而已。他需要作为创造者的感受,需要作为一个超越了被创造的被动地位的人的感受。实现这种创造的满足有许多方法;最自然也最容易的方法就是母亲对她的创造物的关心和爱。在婴儿身上她超越了自己,对婴儿的爱给予她生命以内涵和意义。(男性却没有能力通过生育孩子而满足超越需求,这使得他们极力通过创造人造物和思想而超越自己。)

母爱的真正本质是关心孩子的成长,也就是说,希望孩子与自己分离。这里体现出母爱和性爱的根本区别。在性爱中,本是分离的两个人成为一体;在母爱中,本是一体的两个人分离为二。

人们常常看到“热恋”中的两个人是不会爱其它任何人的。事实上,他们的爱是一种两个人之间的自我主义;他们是互相认同的两个人。

爱某个人并不只是一种强烈的情感,它是一项决定,一种判断,一个允诺。

真正的爱是生产性的表示,它意味着关心、尊重、责任和认识。它不是为某人所爱的意义上的一种“情感”,而是为所爱的人的成长和幸福的一种积极主动的奋斗,它根植于自身的爱的能力中。

人对自己的生命、幸福、成长、自由的确定,根植于其爱的能力,也就是说,根植于关心、尊重、责任和认识。如果一个人有能力产生爱,他也就爱他自己;如果他仅仅爱其他人,他就根本不能爱。

自私和自爱远不是同一的,它们实际上是对立的。

自私的人没有能力爱其它的人,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爱他们自己。

在所有的一神论体系、甚至在非神学的神秘主义体系中,都假定精神王国的真实性。这个王国超越于人之上,使人的精神能力和人对得救与新生的追求有意义、有效果。在非一神论体系中,没有任何存在于人之外或超越于人之上的精神王国。爱、理智和正义的王国之所以作为实在而存在,只是因为人在自己的演变过程中能够在自身中发展这些能力。以这种观点,除非人自己给予生命以意义,否则生命就没有意义;除非帮助了其他人,否则他就是完全孤独的。

2013年5月5日星期日

《爱的艺术》读书笔记(一)

作者简介,引自维基百科:

埃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年3月23日-1980年3月18日),美籍德国犹太人。人本主义哲学家精神分析心理学家。毕生致力修改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切合西方人在两次世界大战后的精神处境。他企图调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跟人本主义的学说,其思想可以说是新弗洛依德主义与新马克思主义的交汇。弗洛姆被尊为“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者之一。弗洛姆于1941年发表他的第一本重大著作《逃避自由》。1947年出版其续集——《为自己的人》。这两本著作概述了弗洛姆的人的本性理论中人的性格理论。弗洛姆最流行的著作是1956年出版的《爱的艺术》,他在这著作中概括并补充了《逃避自由》和《为自己的人》及其他著作中的人性理论。

爱的艺术 弗洛姆 著   孙依依 译

第一章 爱是一门艺术吗?

爱是需要知识,需要努力才能掌握的艺术,而不是一种只要运气好就能“堕入其中”的东西。但恐怕大部分人所相信的是后者——他们认为在爱的方面没有什么值得学习的东西。

造成人们这种态度的原因有三种。一是大多数人都把爱的问题看成是被爱的问题,而不是主动去爱和爱的能力的问题。这就使得问题变为了如何使自己变得可爱,如何使别人来爱,而不是学着如何去爱别人。

二是认为爱的问题是关于对象的问题,而不是关于身心能力的问题。即认为去爱并不困难,找到合适的对象去爱才困难。人类的爱情关系也遵循着互利交换的模式,恋爱双方从社会价值的角度认为对方称我心意,才会恋爱上。

其三是人们常常把坠入情网的最初体验和置身于爱之中的持久体验混淆起来。“如果两个象我们大家现在这样素不相识的人,突然打破了把他们分隔开的那堵墙,感到亲近起来,合为一体了,这种合为一体的时刻乃是人生中最令人激动、最令人兴奋的体验之一。这对于那些一直处于封闭、孤立、没有爱的状态中的人来说尤其是妙不可言、惊喜莫名的。这种突如其来的亲近的奇迹如果又是与性的吸引和结合相联系或是由它们所引起的话,就更加容易发生。然而就其本性而言,这类爱是好景不长的。两个人之间愈是熟悉,他们之间的亲密愈是失去其神秘性,直至他们的对立、失望和彼此厌倦终于扼杀了残存在心中的那一点最初的兴奋。然而他们开始并不知道这一切。他们并不懂得,他们所产生的强烈的迷恋,那种证明他们相爱之深的彼此发痴的状态,实际上可能只是证明了他们先前的孤独程度。”

学习一门艺术,首先要了解其理论;再经过大量的实践后,理论认识与实践结果完全融合为直觉,才能称为精通。此外,要想成为这门艺术的大师,必须要对其全身心的热爱——必须认定世界上没有其它任何东西能比这门艺术更为重要。